协会发文,君立支撑——江苏景区低空安全管理“样板”来了!

 

伴随着无人机市场的兴起,各式无人机在大小景区内“神出鬼没”的场景屡见不鲜,给景区人员安全管理、古建古迹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也对新环境下的景区管理提出了新规范、新要求。如何利用反无人机技术,彻底实现无人机的抵御、打击、指挥、调度?近日,江苏省旅游协会印发了《关于景区无人机低空飞行安全管控的通知》,并附由旅游装备分会协同君立华域等会员单位共同制定的《无人机反制技术在景区的应用规范与应用》指南,以《景区无人机低空飞行安全管控江苏园博园景区试点案例》为例,为促进江苏景区低空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学习意见。

 

 

 

《无人机反制技术在景区的应用规范与应用》

——   指南全文   ——

 

 

解释答疑联系人:王璞      张艺

联系电话:13813872893     18912074066

 

一、范围

 

本应用规范描述了适用于各类景区的无人机管控方法和管控技术手段。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为本指南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38152—2019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术语

AC-91-FS-2019-31R1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三、无人机管控系统

 

(一)系统的主要构成

 

无人机管控系统包括无人机身份识别卡、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无人机探测设备、无人机反制设备等部分构成,具有无人机探测、身份识别和无人机飞行信息报送、审批等功能。

 

无人机身份识别卡主要是通过外置身份标识卡的方式,向无人机管控系统自动提供无人机身份信息的设备。该设备重量<60g,安装在无人机上后,不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

 

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是指通过信息手段,将无人机的信息、无人机操作员信息、无人机飞行位置、飞行时间等信息提供给无人机管控系统的微信小程序。

 

无人机探测系统是指通过低空雷达、无线电多点定位、无线电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确定景区区域内有无无人机、测定无人机位置的设备。

 

无人机反制设备是指通过发射电磁波,干扰阻断无人机遥控、图传、数传通信链路、影响无人机导航数据的设备。无人机反制设备能够终止无人机飞行,具有防止无人机飞行产生安全风险的功能。

 

(二)系统的基本原理

 

1、通过无人机探测设备,确定景区范围是否有飞行的无人机,测定无人机的位置。

 

2、若无人机通过身份标识卡和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主动向无人机管控系统提供无人机飞行信息,并得到授权允许,则可允许无人机正常飞行。

 

3、若无人机操作员未报送飞行信息,则无人机管控系统启动无人机反制设备,使得无人机无法正常飞行,阻止未授权允许的飞行活动。

 

(三)无人机管控的主要型号及配置

 

型号1:精确探测管控型

系统主要有无人机多点定位设备、无人机身份识别卡、无人机反制设备、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等部分构成。系统能够精确测定无人机位置,并将无人机位置与无人机身份识别卡数据融合,识别飞行中的无人机的身份信息。系统能够根据飞行报告信息,阻止未报告信息的无人机的飞行,保障景区安全。

 

型号2:全向探测管控型

系统主要有全向无人机探测设备、无人机身份识别卡、全向无人机反制设备、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等部分构成。系统能够探测确定景区区域内是否有飞行的无人机,并根据无人机身份识别卡数据和飞行报告信息,阻止未报告信息无人机的飞行,保障景区安全。

 

四、景区无人机管控规则

 

无人机操作员在操作无人机飞行时,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类管理制度,责任自负,若发生事故及次生伤害,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景区管理方对于在景区内飞行的无人机具有管理、规范、制止的权力和义务,在无人机操作员能够保障飞行安全的情况下,可允许无人机操作飞行。

 

为适应社会发展,景区管理方既要防止无人机无序飞行,保障景区的安全运行,又需要在游客责任自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游客飞行无人机,提升旅游体验,景区应设置无人机管控系统,以对无人机飞行行为实施有效管理。

 

无人机操作员应在无人机飞行前向景区管理方报送飞行信息,在签订安全承诺书,并得到景区的允许后方可飞行无人机。景区可向游客提供无人机身份识别卡等设备,以便于游客报送无人机飞行信息,有效管控游客无人机飞行行为。

 

景区管理方有权制止未经允许的无人机飞行行为,并可酌情将无人机操作员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五、无人机管控系统部署使用方法

 

4A级及以上景区应部署精准探测管控型无人机管控系统。

 

3A级及以下景区应部署全向探测管控型无人机管控系统。

 

无人机管控系统应具有手机操作端,游客能够使用无人机身份识别卡、无人机飞行信息报告小程序提交飞行报告信息,景区安保人员、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手机操作端掌握景区无人机活动信息,能够审批游客报送的飞行报告信息。

 

 

《景区无人机低空飞行安全管控江苏园博园景区试点案例》

 

 

江苏园博园在建设之初就超前谋划,将低空资源作为园区的重要战略资源加以保护、利用,景区确定了有力保障园区低空安全、有序管理低空活动、有效利用低空资源的总体建设目标。

 

江苏园博园景区向东部战区空军航管部门申请了园区的低空空域,围绕低空安全和低空资源利用,建设了低空空域安全系统。基于该系统,实现了游客无人机管理、景区无人机巡检、景区无人机配送三大服务体系。

 

江苏园博园采用系统采用业界先进的无线电被动侦测、雷达主动探测、目标识别、光电跟踪、电子对抗、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品,根据园区的实际,构建了性能强大、功能丰富、使用便捷的低空空域安全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低空雷达设备、多点定位设备、视频跟踪设备、无人机管控设备,共4大类、27台设备,部署在景区12个点位。设备安装点位选择在建筑楼顶、路灯杆顶等隐蔽位置,不影响景区景观。

 

园博园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IP资源,如崖壁剧院、相机艺术馆、先锋书店、黑马世界漫画博物馆、可口可乐品牌馆等成为我们熟知网红景点,而我们系统生成“一张图”的综合态势,能够全面掌握整个园区低空目标动态,能够防止非法无人机入侵,保障重要场馆、重大活动的低空安全,能够保障用户合法合规使用无人机,能够管理巡检无人机,科学利用低空资源。系统也可支持未来开展更为丰富的低空旅游等业务。

 

江苏园博园低空空域安全系统自2021年4月16日上线至2022年6月1日,共探测到无人机飞行记录26561条,处置记录7019批次,授权飞行记录2476条。该系统有力保障了园区的安全运行、支持了园区无人机巡检、无人机配送等业务的开展。

 

管控系统界面(历史记录)

管控系统界面(综合态势)

 

 

—— 关于我们 ——

 

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低慢小无人机“黑飞“问题也日渐凸显。为普及新一代无人机防控技术,为更多客户提供安全解决方案,2018年,慧盟傲奇应势而生。作为一家由君立华域控股的专注于低空综合管理方向产品技术研发与服务运营的高科技公司,慧盟傲奇核心技术团队由从事低慢小目标管控研究20年以上的军工科研老兵带头,汇聚了一批从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的专业型人才。

 

慧盟傲奇产品服务充分面向军工、公安、司法、电力等重要安防领域,现已开发出无人机防御、无人机管控与危险行为识别三个系列的产品,拥有“低空云网“注册商标以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具备大中小型园区无人机管控项目的成功运作经验,备受客户赞誉。